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二九零章 择日成亲(2 / 2)


交泰殿中的相亲之事扮成之后,崇祯皇帝又领着黄得功离开了交泰殿,回到乾清宫中。

黄得功又是向皇帝磕头谢恩,崇祯皇帝也只好坦然受着。

行了礼后,崇祯皇帝问起五军营移防居庸关一线的情形,问了问五军营清洗过后,如今的将校士卒情况,黄得功一一如实禀报。

有了五军营布防居庸关到紫荆关,再有三千营驻扎在古北口往京师来的唯一一条大路上,京师西北的防御可以说已经是固若金汤了。

崇祯皇帝从黄得功的禀报之中,所能获知的消息,是十分难得的第一手信息。

历史上原本那位崇祯皇帝,不可谓不节俭,也不可谓不勤政,但是他对于军中的情形却始终是若明若暗,或者说根本就不了解军中士卒的疾苦。

原本那位崇祯皇帝得到外部信息的渠道很少,一个是各种大臣的上奏,一个就是锦衣卫的各种奏报。

然而在历史上,这两种消息的来源都是不可靠的。

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决策者,如果你不能从下面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,那么你的决策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会适得其反,发挥破坏作用。

崇祯年间的很多事情,就是这样给败坏了的。

如今这位崇祯皇帝,要把自己看好的年轻将领先弄到自己身边或长或短地待上一段时间,一个考虑就是要与这些将来奋战在一线的武将,建立直接的联系。

现在,又把皇后以及其他后妃身边的宫女,嫁给如同黄得功这样的尚未婚配的年轻武将,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。

一来,是要把这些年轻有为的武将,紧紧地捆绑到大明皇家的战车之上。

二来,以后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妻子,了解到这些武将在一线奋战时的情形。

毕竟这些在宫中生活了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宫女,对大明皇家无论如何也会有一些难以割舍的感情的。

而皇帝让方正化在北安门外找一处近便的宅子赐给黄得功,也是为了将来方便黄得功的母亲和妻子入宫陪着后妃们说话,或者继续帮着打理园子。

这也是一种拉近感情和进行沟通的渠道。

这些事情,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原本也是可以做的,但他没有做,现在的这位要想不去重蹈覆辙,那么该做的就一定要做。

方正化给黄得功挑选的房子,很快就准备好了。

周皇后听说之后,还亲自派人去看了看,帮着打扫收拾布置了一番,而紫苏也自己出宫看了看,也是非常满意。

这是一个曾经的侯爵金屋藏娇的地方,两进的院落不大,但却十分温馨,也适合黄得功这种家中人口少而本人又长年在外的武将。

房子定下来了,成亲的日子也就很快定了下来。

为了尽快把这件皇宫大内人人关心的喜事办完,崇祯皇帝和皇后一商议,就把他们成亲的日子定在了正月十二。

黄得功本人在这件事情上,既不方便说话,而且也做不了主,而他的母亲早就盼着抱孙子盼了多少年了,当下也是没有异议。

到了正月十二,一个八人抬着的大轿,一大早就在紫禁城最北边的玄武门外,在宫正司的见礼之下,从坤宁宫一种宫女仆妇之中,接了一身大红婚服的紫苏,抬着往北安门外的黄得功新赐宅院中行去。

从来只见轿子把女人抬进宫中,像这样从皇宫大内往外嫁人的事情,也只有公主出嫁的时候才能看见。

不过宫中女官地位再高,也不可能跟公主比,所以只能是在宫正司的安排下,在同伴姐妹们的陪同下,自己步行,走到宫门外,再上轿子。

当然了,像紫苏这样,无父无母、光有名字没有姓氏、丫鬟出身的宫女,如今出嫁的时候,崇祯皇帝都给赐了个姓氏,都姓朱,所以如今出嫁的紫苏,就变成了朱紫苏了。

褚宪章这个如今帮着宫正司处理宫女出宫以及出嫁事务的大太监,自然成了所有像紫苏这样没有家人宫女的娘家人,帮着准备嫁妆,跟着忙前忙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