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罪念第5节(1 / 2)





  程巍然从黑色大切诺基上走下来,分开围观的人群,掀起警戒线,走进室内。

  死者是个女人,全身赤裸,被绳子捆绑住,低垂着头像尊雕塑般跪立在客厅中摆放的液晶电视前面。丰满的胸脯和身下的地面上都留有不同程度的血迹。血迹虽然不多,但在雪白躯体的映衬下,却显得分外殷红。身后茶几上,她的衣物被整齐地叠好摆放在那儿。

  法医和勘查员都在忙着,程巍然照旧没有打扰他们,而是站在一旁默默打量着屋子。

  别墅共有两层,装修精致考究。一层客厅看起来足有40多平方米,地上铺着米色的大理石地砖,墙上贴着带有手工绘图的灰色带绿色丝线纹的墙纸,天棚上吊着一盏炫彩华丽的水晶吊灯,沙发、茶几、装饰柜古朴典雅,并配以一系列高档家用电器的点缀。程巍然心想,这大概就是时下流行的欧式复古风格吧,也就是所谓低调中的奢华。能够想象,住在这样房子里的人一定是非富即贵。

  客厅西侧的尽头有一间卧室。程巍然走了进去。墙上挂着明星海报,单人沙发床上堆着毛绒玩具,床边是一个书架和电脑桌的组合,书架上有参考书、漫画书。书架上还有两个相框,一个镶嵌着一个可爱女孩的照片,另一个是母女合影。电脑按钮上落了一层灰,看来已经很久没用过了。这很显然是孩子的卧室,不过孩子应该不住在家里。

  别墅是中空设计,从客厅里便能看到二层有两个房间——一间是客房,一间是主卧。

  程巍然走进卧室。卧室很大,有独立的洗浴间,装修同样是豪华气派。床头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油画,是一个女人的画像。仔细看看,画像上的人竟是女死者。程巍然直视着油画,顿感画中之人气场强大。

  整个屋子里都没看见男人的照片。

  “自恋,强势,支配欲望强烈,离婚,独居,有一个女儿,女儿有可能与前夫生活。”程巍然楼上楼下转了一圈,对被害人大概有了些判断。

  走下楼梯,徐天成和方宇迎过来,徐天成先说道:“尸体是被早晨来打扫的清洁工发现的,也是她报的案。死者叫于梅,42岁,本市人,是正扬律师事务所的负责人。现场刚刚检查过,窗户有被撬过的痕迹,内侧房门上有划痕,可能是死者挣扎的时候划上的。屋内没有被明显翻动过的痕迹,钱包里的大量现金以及信用卡也没被动过,其余财物还有待核实。”

  方宇接着说:“昨夜风雨很大,邻居都早早地睡了,没听到什么异常的动静。从邻居那儿了解到的死者情况是:她已经离异两年多了,现独居,有一个女儿由前夫抚养,前夫叫刘祥林,是师范大学的老师。”方宇抬头看了一眼程巍然,发现他的注意力被自己身后的什么东西吸引住了,于是转过身子,只见法医林欢正双手扶着死者原本低垂的头,而在死者血肉模糊的嘴里好像少了样东西……

  是舌头!程巍然皱皱眉头,面色更加严峻。他走到死者身前,蹲下身子仔细察看。果然,舌头被割掉了!

  “舌头是被整个拉出来由根部切下的,切口整齐利落,手法很内行。除此之外,死者身上没有发现其他伤口。死者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有比较明显的勒痕,勒沟深而边缘不整,皮革样化显著,皮肤小嵴状隆起并伴有点状出血。简言之,死者是被细硬绳索勒死的。死亡时间至少在8小时以上。现在掌握的情况就这么多,具体结果还要等解剖以后才能得出。”林欢站起身子,脱掉手套,说。

  程巍然微微点头,简言道:“抓紧时间。”

  2 犯罪侧写

  春海市地处黄渤海之滨,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四季分明。到了8月底差不多就是夏天的尾巴了,但往往这个时候气温是最高的,又赶上昨夜下了场雨,湿度较大,整个城市像一个大蒸笼似的,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来。

  汽车行驶在马路上,滚滚热浪从四面八方钻进车里。徐天成终于忍不住把衬衫扣子全部解开,露出大大的肚腩,肥硕的屁股在车座上挪来蹭去,一副坐立难安的样子。

  握着方向盘开车的方宇忍不住揶揄道:“你说你弄这身肉干吗?冬天不保暖,夏天又热得够呛!”

  “呵呵,那倒是!”徐天成拍拍自己的肚皮,“这身肉对我来说也是负担,总想减,可总也坚持不下来。对了,抽空把咱车的空调修修!”

  方宇“嗯”了一声,说:“知道了。其实昨天都跟修车厂约好了,谁知道会出这么大的案子,落实完报案人资料,回到队里都是晚上了。”

  “查得怎么样?”徐天成问。

  “排除嫌疑了。她是于梅的一个远房表嫂,下岗后找不到工作,正好于梅需要钟点工就雇用了她。她有房门的钥匙,但保存得很好。社会关系也很简单,有一个上高中的儿子,丈夫有慢性病经常需要住院。案发当晚她在医院陪床,这一点医院的护士以及邻床的病友都可以证实。”方宇说。

  徐天成点点头,没再搭话,而是用一只手拼命地扇着衣襟,看样子恨不得一头扎进冰箱里。

  看徐天成热得实在难受,方宇也懒得再挑起话题,使劲踩了几脚油门,加快车速向师范大学驶去。他们此行的目的,是要对被害人于梅的前夫做一次例行询问。

  对于警察的突然来访,刘祥林好像并不觉得意外,看起来已经收到前妻遇害的消息。

  一番客套问候之后,方宇问:“你和于梅离婚后关系怎么样?”

  “还可以吧。”刘祥林勉强地说,“我们是协议离婚的,很少见面,只是偶尔通个电话,关系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。”

  “8月22日,也就是前天21点到23点,你在做什么?”方宇问。

  “我在家。”刘祥林解释说,“我离婚后跟父母住在一起,我们这种做老师的也没什么应酬,前天晚上也没什么特别的,我跟孩子还有我爸妈一大家子人待在一起。当然,那个点我都睡了。”

  “你和于梅最后一次联系是在什么时候?”方宇问。

  “我和她离婚之后很少联系,最后一次应该是……”刘祥林拿出手机,翻看了一会儿,“7月中旬,也没什么大事,就是她问我女儿暑假补课的安排。”

  “于梅身边有谁和她的芥蒂比较深?”方宇问。

  刘祥林怔了怔,摇摇头,说:“不清楚,我对她工作上和朋友圈子里的人都不怎么熟悉,所以真的没什么能帮到你们的。”

  “刘老师,我们来是想让你帮我们更全面地对你前妻做个了解,从而希望更快地找出她被害的原因。”徐天成看出刘祥林有些犹疑,便客气地说道,“我们希望你知无不言,如果有对你隐私造成损害的地方,我们会为你保密。”

  “人都不在了,能影响我什么?”刘祥林脸上露出一丝苦笑,斟酌了下,说道,“好吧,那我就说说。

  “于梅是个控制狂,尤其是对我,都到了病态的程度。我们在一起的时候,她连我穿什么衣服、梳什么发型都要管。每天查我的电话,翻我衣服,稍有不如意便会大发脾气。为了孩子我忍了很多年,后来实在受不了,便提出离婚。她答应得倒挺爽快,但是我必须净身出户,而且还要写一份保证书——保证我在孩子上大学之前不再交女朋友。”

  “那你就真没再找?”方宇试探着问。

  “没找,倒也不是她的原因,是我还不想找,太累了。”刘祥林撇了下嘴,讪笑着说,“她自己是律师,怎么会不知道那份所谓的保证书根本不具备法律效力。她说是怕女儿将来受委屈影响学业。她就是这样的人,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。工作上也是,为了能赢官司什么手段都敢使,我就知道她早晚会出事。”

  “有没有具体的事例给我们讲讲?”徐天成追问道。

  “你要让我说,我还真说不上来,主要是有那种感觉。”刘祥林摊摊双手说,“反正那时候在家里一接到工作上的电话,她就一副神神秘秘提防别人的表情。时间长了,她接电话我就主动走开。”

  “好吧,你要想起什么,再联系我们。”徐天成说。

  从师范大学出来,徐天成和方宇马不停蹄去了刘祥林家里落实他的口供,接着又去了于梅父母家里以及她的单位进行走访,总体来说还是有些收获的。

  于梅是个事业型女人,正扬律师事务所系其一手创办,历经多年发展,在春海市的律师圈里颇有名气。但由于她对工作过于投入,从而忽视了家庭,最终导致婚姻破裂。离婚后,她一直独居,并没有感情上的纠葛。她的律师事务所经营状况良好,收入颇丰,客户以高端人群为主,也没有财务上的纠纷。

  不过据同事反映,在于梅遇害的前两天,有个叫吴鹏的男人来找过她。两人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谈得很不愉快,最后不欢而散。这个吴鹏原先也是该事务所的律师,两年前由于违纪被辞退,现在做什么尚不清楚。警方认为,这个人的突然出现,也许和于梅的死有关系。接下来,要重点追查这个在于梅死前与她有过异常接触的吴鹏,同时把侦破的重点放到于梅的职业上。

  于梅是律师,能言善辩、巧舌如簧是她的本分,凶手杀死她又特意割掉她的舌头,显然意在惩罚。而割舌头惩罚更深层次的意义,也许是对她律师身份的报复或者剥夺。那么她的死,会不会是因为她代理过的某件诉讼案伤害到对方的利益,或者是一些纠纷引发的报复所致呢?

  程巍然在与律师事务所沟通之后,吩咐徐天成抽调一组人手深入事务所,全面查阅近几年来于梅亲自经手的官司资料,希望从中找到有报复动机的嫌疑人。

  通过风林小区案的合作,老徐和方宇现在跟戚宁都很熟了,对她大方直爽的个性,印象特别好。尤其欣赏她气质上看似一副女神范儿,但为人处世一点也不端着、不矫情,给人感觉有登大雅之堂的一面,也有非常接地气的一面。

  当然对于戚宁的“应用犯罪心理学”专业背景,两人更是相当信服。通过捕捉犯罪嫌疑人几个微小的动作、几个不经意间的表情,便能读懂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;通过分析作案人遗留在现场的行为痕迹,便能大约刻画出他们的现实境况。如此科学新颖的办案手段,很是让两人感到耳目一新,对戚宁自然多了份信任和期许。其实,程巍然的感觉也和他俩差不多,因此当徐天成和方宇找到他,说想让戚宁帮着参谋参谋眼下看起来有些邪性的案子,程巍然便默然应许了。

  戚宁作为公安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,学习方向分别是“警察心理学”和“犯罪心理及测试研究”。前者顾名思义是针对全国广大公安民警心理的研究与干预治疗,跟她现在从事的民警心理咨询工作算是对口;后者则属于犯罪心理学的实际应用,是通过分析行为证据,推断出未知罪犯的心理状态,从而分析出其性格、生活环境、职业、成长背景等,是一种针对罪犯的心理画像,统称为犯罪侧写。